文科数学:试题平稳 紧扣教材
今年高考数学文科试题的题型、题量、分值与去年相比无变化。本套试题非常平稳,命题紧扣教材,难度略低于去年。
总体上看,2009年高考数学试题趋于传统。三角形、向量、函数、立体几何、解析几何、数列、概率统计、不等式等八大热点知识在试卷中全部呈现出来。
本次高考试题有出彩之处。如第8题,命题背景为“家电下乡”活动,紧扣社会热点,注重对考生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。第9题,考查了函数的性质、三角函数、向量、解析几何、立体几何等重要知识,涉及面很广,非常注重考生对数学方法的掌握程度。第10题为一道数论题,以古希腊人对数的研究为背景,要求考生把古老的问题通过现代的方式演绎出来。
此外,第12题涉及的概率统计内容、第15题涉及的平面分布直方图、第21题涉及的函数知识,均属于新增教材内容。(记者刘辉 实习生汪书路)
理科数学:入手容易 有区分度
昨日,数学考试结束后,不少理科考生反映,试题不是很难,后面两道大题都能入手,不过,做对可不容易。
武汉六中高三数学备课组长钟燕评点,今年的理科试题和考纲要求结合紧密,试题难度、对能力的考查,均与去年高考题风格接近,没有偏题、怪题,对思维严谨性、书写准确性要求较高,体现了入手容易,得高分难的特点。
相比去年,今年的试题结构略有调整,即解答题第一题分值原来为12分,今年是10分,这两分分别加到了第19、20题上,这说明,解答题的重心往后略移了一点。
值得说明的是,武汉市这一届高三毕业生是该市首届课改学生,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,即初中理科学习系统较薄弱。从高考命题来看,命题者看到了这一现实,分层命题,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得分点。例如最后两道大题,第20、21题的第一问,多数学生都能解答,而两题的最后一问,要想做对可不容易,对考生数学能力要求较高。(记者邵娟 实习生熊伟强、陈潇)